我校师生作为高校代表首登马街书会展现高校非遗传承新风貌
日期:2025-02-12  作者: 来源:艺术学院  浏览量:85

学生演唱河南坠子《摘棉花》

张艾娟演唱河南坠子《接髢髢》

快板书《法律援助惠民心》

周兆迪演唱河南坠子《偷石榴》

周生辉演唱河南坠子《看花灯》

雷红薇教授演唱曲目河南坠子《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和《江山》

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雷红薇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我校师生演出后合影

2月1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再次响锣开唱。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民间艺人、20余万名群众齐聚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共同参与、见证了一场中国民间曲艺的巅峰盛会。本次活动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宝丰县委宣传部共同承办,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平顶山市曲艺家协会、宝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宝丰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协办。

为期两天的书会期间,第二十届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精彩纷呈,全国顶尖的曲艺大师们汇聚一堂,竞相展示各自的绝活,赢得了现场观众与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誉。据统计,本次书会共吸引了1915名艺人参与,共536摊(棚),年龄跨度从6岁至87岁不等,充分展现了曲艺艺术的世代传承与勃勃生机。河南坠子、湖北大鼓、陕西快板、四川扬琴、二人转等多种艺术形式轮番上演,南北曲艺交相辉映,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宏大的“中华曲艺交响乐”。

我校艺术学院师生经过精心筹备,作为高校代表首次登上了马街书会的舞台。此次参演的是宝丰县法治宣传书场,学院共组织了七个节目,由7名学生和3名教师参演。表演剧目既有经典曲目《摘棉花》《看花灯》《借髢髢》《偷石榴》等,也有师生们根据普法宣传主题进行创新编排的作品《法律援助惠民心》,听之耳目一新,不仅为马街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青春活力,也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成长,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增加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是我校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尽的绵薄之力。

我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雷红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点在于青年人,我们一直在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曲艺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此次的表演都是河南坠子,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精心排练了几个月,希望能让曲艺文化被更多人喜爱。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音乐作为学校的省级重点学科,通过搭建曲艺戏剧节实践联盟基地等产教融合方式,将曲艺创新融入进高校教育中,既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和空间,助力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通过开设特色课程、举办华彩工商艺满庭、美人美育等系列特色活动,将河南传统非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成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了良好的美育基础,我校成功入选“第三批全省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美育育人成效显著。此次参与马街书会,不仅进一步拉近了我校师生与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更充分展示了我校专业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丰硕成果。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美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河南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撰稿:任增吉;审稿: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