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2025年10月14日,艺术学院音乐表演教研室召开了主题为“建设一流课程,促进学科发展”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系统梳理了近五年课程建设成果,并就未来课程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行了深入研讨与部署。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任增吉带领全体教师回顾了近五年课程建设的亮眼成果。通过梳理学科发展台账可见,依托师资团队的持续深耕,教研室已成功获批10项各级精品课程,覆盖声乐表演、器乐演奏、音乐史论等核心教学领域,形成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骨架,为一流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项项成果,不仅凝聚了教研室教师们的心血,标志着教研室在课程体系化、专业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为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树立了标杆。
在充分肯定既有成绩的同时,雷红薇院长着眼于长远发展,对下一阶段的课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且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她强调,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网络课程资源日益成为高等教育重要阵地的背景下,教研室全体教师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应变。
“人人都要有原创作品,人人都要主持精品课程。”雷院长在会上反复强调这两点要求。她指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既有知识,更应成为艺术内容的创造者。教师们的原创音乐作品,无论是器乐、声乐还是跨媒介实验作品,都是学科活力与创造力的直接体现,应积极纳入教学过程,反哺课堂,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人人主持精品课程”的目标,雷院长要求各位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必须勇于挑重担,以一流课程建设标准规划自己的主讲课程。她特别强调要“跟上国家网络课程发展的脚步”,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优质的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与提升,利用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扩大学科影响力,服务更广泛的社会学习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本次研讨会既是一次成果总结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动员会。它为音乐表演教研室未来几年的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人人有原创、人人主持精品课”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数字化教育浪潮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音乐表演教研室正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手,开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全力迈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撰稿:张艾娟 审稿: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