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内涵解读—
1.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教学设计和学时分配上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获准毕业和获得学位的重要条件。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指导、设计、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
2.综合训练是指不同类型学校或专业在毕业前结合专业教育技能所进行的类似于毕业设计的综合教育环节,如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
3.评价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主要看三点:一是选题。选题性质、难度、分量是否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结合专业实际,注重真题真做,是否一半以上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二是过程管理。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三是看成果是否规范。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的能力等。
4.具体考察内容包括:
(1)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标准、撰写规范、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管理制度、评估检查制度、评选及档案管理制度等)。
(2)是否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3)指导教师的资格遴选、指导学生数量及指导情况。
(4)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专业服务面向和生产实践的相关度,是否做到一人一题。
(5)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流程(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和执行情况。
(6)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包括大部分学生的质量状况、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及不合格情况。
(7)学校准备的材料有:评估前最近一届全体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名称、选题类型、指导教师职称、评定成绩分布一览表等;每篇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及开题报告、教师指导记录、学生答辩记录、教师评审意见、成绩评定等。
(8)每位专家调阅2-3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采取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方法随机确定学生学号,或根据论文(设计)的题目、成绩评定等级的分布情况进行选取,每个专业抽调一定数量(少则数篇,多则全班)的毕业论文(设计)。
5.量化数据标准及算法:
(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指导毕业论文一般为5—7人,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数可适当多些,10人左右。
(2)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合格标准:50%。
6.关于“一人一题”的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一人一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避免相互抄袭的有效前提。对于几位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题目的总体设计每个同学都要参加,其余部分应做到分工明确,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相应部分工作。